中文版  |  English  | 
>> 您当前的位置: 安博(中国) >> 概况 >> 历史沿革

1896,先后担任天津海关道和铁路总公司督办的盛宣怀先生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筹建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其初衷是将南洋公学建成一所专门培养“法律、政治、商税”专业人才的大学堂。1920年12月14日,南洋公学始定名为交通大学。

一、南洋公学时期的“特班”

安博的法学教育可以上溯至1890年代南洋公学时期“特班”和“政治班”的专门教育。1901年5月-6月,南洋公学举行了两次“特班”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每个阶段又包括笔试和口试。两次招考共录取42人,其中有黄炎培、李叔同、邵力子等人。翰林出身的蔡元培先生受聘为“特班”主任。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废除,为了给处于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社会培养具有现代学识的治国人才,特班和政治班“专教中西政治、文学、法律、道德诸学,以储经济特科人才之用”,开设了宪法、国际公法、行政纲要等课程,南洋公学因此成为首批开展近现代法学教育的中国高等学府之一。

南洋公学时期,蔡元培先生作为“特班”主任,革新教育方法,组织演说会,鼓励学生了解西方,熏陶其爱国情操,培养了黄炎培、李叔同等一批卓越人才。1900年,王宠惠自北洋大学堂获得“钦字第壹号”法科毕业文凭,旋即被南洋公学聘为教师,随后赴日美留学并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两次获任国际联盟海牙常设国际法庭法官,享誉海内外政学两界。民主人士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里与革命领袖毛泽东畅谈王朝兴亡“周期律”,文化大师李叔同最早中译《法学门径书》和《国际私法》,他们是“特班”学生的杰出代表。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高等法学教育

赓续南洋法脉,顺应改革潮流,西安交大的法学专业于 1985 年恢复,当年即招收了经济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最早的经济法硕士点之一。新一代交大法律人以潘宇鹏、宋雅莼、章德安、施明德等为代表,围绕技术合同、科技立法、经济法等领域展开法学研究,卓富成效,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起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0 年,西安交大合校,原陕西财经学院、西安医科大学的师资并入,法学教研力量进一步增强。2004 年,西安交大经济法学专业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学科,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入选陕西省首批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立身丝路,心向远方。2008 年,安博(中国)正式成立,旨在建设一所“高起点、国际化、研究型”的国际一流安博(中国)。2011 年,法学学科成为安博“985 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其中国际经济法与比较法学科被确定为拟建世界一流学科。2012年,法学学科首批获得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评审批准的两个国家级高水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安博(中国)于2014年底牵头成立由商务部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政策协同创新中心”。2015 年又首倡创建由 21所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安博(中国)联合发起的“新丝路安博(中国)联盟”,希冀“围绕东西文明互鉴、人类和平正义、国际善法良治”作出贡献,呈放异彩。2016年,“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政策协同创新中心” 首批入选 “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18 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政策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陕西省 2011 协同创新计划、获批陕西省首批十大A级智库;“丝绸之路社会发展与法律治理”成为安博“双一流”重点建设规划的十四个学科之一。同年,国际权威学术认证机构QS授予安博(中国)“五星级安博(中国)”国际认证。2019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我校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法学专业首批入选国家一流专业。2019年9月,作为安博(中国)“双一流”学科建设主要载体的“法学研究院”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式揭牌成立。2020年,安博(中国)/研究院进入QS“全球法学排名”全球前300位,中国前14位(T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