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 
>> 您当前的位置: 安博(中国) >> 时评专论 >> 正文
  • 【双一流与创新港】王玥:看得远、扎根深、重实践
  • 发布时间:2017/12/06 14:51:20 新闻来源: 本站 点击量:

 

2017年9月,西安交大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11月以“交大速度”建设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传来科创基地全面封顶的捷报。作为西安交大的一名青年教师,我感到非常振奋与鼓舞,又满怀希望与憧憬。结合我所在的学科和专业特点,谈谈自己对“双一流”与创新港建设的一点浅见。

得远:以“三个面向”引领科学研究解决中国问题

我国具有独特的国情、社会结构与治理制度,并且持续处于高速发展变革当中。这都对国家和社会治理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催生一系列迫切的新的法律和制度的诉求。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值得我们直接借鉴学习的外国经验开始显得不合时宜。深入挖掘这些的领域与问题,使我们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领先世界水平研究,从而真正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

以网络法领域为例,信息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人们的工作、学习、交流和互动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智能终端、信息系统和网络提供的支持,这一社会形态被称之为网络社会。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和媒体报道,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电子商务交易额约占全球电子商务零售市场的39.2%,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位居全球之首;2016年中国手机支付总额达到5.5万亿美元,是美国手机支付市场的50倍。从互联网产业发展来看,我国做了很多前沿的尝试、创造了很多新的、成功的商业模式。

然而,我们在享受科技发展红利的同时,我国也比其他国家更早的面临着更多的网络社会治理问题: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干扰着人们的生活安宁;网络攻击威胁着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DNS劫持、恶意软件攻击、木马病毒攻击、勒索软件、供应链渗透等非传统攻击行为,对网络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与日俱增,而且伴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必将产生无法预知的安全风险,由此导致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隐私遭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的威胁。

我所在的安博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与政策的研究,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力争用世界认可的研究方法,积极努力探索出的网络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并在我国全球领先的领域及企业经过充分的场景验证,希望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全球网络社会治理提供参考“良方”。

扎根深:“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

由于目前高校科研体制尚不完善,许多研究偏重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效益,真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研究推动颇为不易。

最近,读到牛津大学的一个数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该报告通过对英国的包月手机用户的详细通话记录进行研究之后得出结论,普通民众可能每年在手机费用上多交200英镑,而整个英国的范围,三分之一的用户没有选择正确的合同,因为签了跟自己实际用量不相符的合同而每年多付了两百五十亿英镑。此外,他们也根据目前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趋势给出自己的警告:不同层次的数据费用会导致消费者的进一步混乱。

此类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日常生活,做跟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大到如何让全年龄层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分享信息时代的红利,小到提出切实可行的避免遭受电信诈骗的方法,都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需要,能够在自己的专业的领域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做最贴心的奉献,也才能使研究深深扎根,践行“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

重实践:“双一流”人才培养要满足国家发展的诉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创新的源动力,其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都来源于生产实践,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也最为敏感。在世界范围内,检验一流大学的指标中,最不可或缺的一条就是——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的满意度来源于多个方面:在校期间是否获得充分的学习和研究机会、能不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能够为未来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成之后能否从母校的资源中获得有益的帮助。因此,将最大的诚意和用心倾注在人才培养工作上,面向企业的实际需要,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双一流”建设至关重要。

仍以网络信息领域为例,近年来,由于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网络与信息相关的法律政策也成为了企业最常遇见的风险与障碍,如中兴、华为等企业在国外遭遇的不合理的审查等。因此,IT企业对于具有国内外信息安全法律政策领域研究积累、能够为国内企业国际化和国外企业开展在华业务提供专业法律与政策咨询、帮助企业扫除业务拓展中遭遇的法律与政策障碍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人才,都是新时代信息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样的高端人才,除了要具备卓越的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外,还需要具有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思维、国际化的视野、敏锐的国家安全意识、精通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与政策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我国目前网络空间安全法律人才的培养工作还不够完善,这将直接对于我国治理网络空间安全、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对促进产业发展、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等方面构成严重障碍。因此,我们可以依托创新港建设,与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部委和国内外知名IT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制定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在跨学科学习的基础上,对所跨各学科都进行相应的实践课程,通过讨论会等方式让相关专业学生充分交流,既有利于扩宽知识面,也可以对信息安全的技术层面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推动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力争通过学术训练、企业实习、国际交流与实践、政府机构挂职实习等培养一批社会责任感强、品德优良、职业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关注中国问题,熟练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律专业知识,兼具国际化的视野、敏锐的国家安全意识、精通国内外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与政策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双一流”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为西安交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在确保自身学科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依托“双一流”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的契机,奋勇而向前,必将使西安交大快速迈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

王玥,安博安博(中国)副教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安博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法律与政策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期关注科技与法律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与政策、基因法律政策与伦理等。

个人邮箱:wangyue2011@xjtu.edu.cn

【安博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团队简介】

安博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是集科研、教学、国际合作交流等于一身的校级研究机构,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目前唯一专门从事信息安全法学研究的学术机构。中心是学校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是“中国信息安全法律大会”、“中国信息安全法律网”和“寰球信息安全法律资料检索平台”的主办单位及“中国云计算安全政策和法律工作组”常务机构。中心多年来聚焦网络信息安全法律与战略基础理论、国家网络与信息主权、个人权利与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网络安全立法、执法与司法、网络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并在本领域重要期刊和学术出版机构发表中英文论文著作100余篇(部)。自2002年以来,中心的主要成员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十余项国家级重点课题,先后起草多份相关领域立法专家建议稿,并有多项建议稿转化为官方正式文件,推动了国家信息安全领域的立法活动。中心由我国著名信息安全法律专家马民虎教授担任主任,并有一批来自学术界、司法界的知名人士、学者担任兼职研究人员。整体研究水平在我国信息安全法学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并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